國務院11條舉措應對經濟下行
- 分類:政策解讀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5-28 16:06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經濟形勢,部署近期工作。此舉意味著新一輪經濟刺激號角已經吹響,經濟下行壓大加大,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速保持在年初預期目標區間內,但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出現一些新的變化。
國務院11條舉措應對經濟下行
【概要描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經濟形勢,部署近期工作。此舉意味著新一輪經濟刺激號角已經吹響,經濟下行壓大加大,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速保持在年初預期目標區間內,但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出現一些新的變化。
- 分類:政策解讀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5-28 16:06
- 訪問量:
國務院11條舉措應對經濟下行國務院11條舉措應對經濟下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經濟形勢,部署近期工作。此舉意味著新一輪經濟刺激號角已經吹響,經濟下行壓大加大,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速保持在年初預期目標區間內,但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世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艱巨性進一步凸顯。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同時要充分估計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牢牢掌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穩中求進基調不變 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采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11舉措確保穩增長
1 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負。
2 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
3 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
4 抓緊落實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纖入戶,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5 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已確定的鐵路、節能環保、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信息化等領域的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
6 認真梳理在建續建項目,切實解決存在問題,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
7 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8 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興業。
9 穩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業積極開拓市場,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10 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努力實現農業再獲豐收,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11 穩定和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解讀宏調大方向未變 加大預微調力度頻度
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
這透露出宏觀調控哪些新動向?宏調方向有無改變?
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宏觀調控的大方向沒有改變,但針對近期經濟增速持續明顯回落的問題,將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與頻度,積極擴大內需,穩住經濟增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指出"這一兩周以來,美國和歐盟經濟都出現了新問題,中國出口還會持續回落,這會對整個宏觀經濟尤其是人們的預期帶來較大影響。"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說。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仍在延續。從目前的增速看,仍然在年初7.5%的預期目標區間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考慮到經濟運行的巨大慣性,以及嚴峻的世界經濟環境,盡早為中國經濟"筑底"非常必要。
貨幣政策有無調整?
更注重實體經濟需求在各界最為關注的貨幣政策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指出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的同時,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貨幣政策現在很關鍵,增速的回升、需求的穩定,與貨幣政策力度的把握有密切關系。去年以來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中持續收緊的滯后效應還在顯現,要采取有針對性措施,解決這種緊縮效應繼續釋放的問題。"張立群強調。"目前市場流動性偏緊,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度不夠,形勢不容樂觀。在物價已經基本穩定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要加大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擴內需有何新舉措?
改善民生實施力度加大在擴大內需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一方面提出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抓緊落實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另一方面又部署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張立群指出,擴大消費是中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的長遠之舉,既要靠政策刺激,更要靠深化改革;在當前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的情況下,要對列入"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特別是改善民生、扶持西部和農村發展的重大投資項目,要加大實施力度,使一度過快下滑的政府投資恢復到常態,同時還要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近期,鐵道部、衛生部出臺了鼓勵民間投資的細則,還將陸續制定出臺一批實施細則。李健指出,國家強調保持出口政策的穩定性,有利于引導出口企業增強信心,積極開拓市場,出口仍然可以有所作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速仍然處于預期目標區間,不必恐慌。相信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后,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張立群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3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業內人士指出,這為"穩增長、擴內需"的政策明確了貨幣信貸的支持方向。央行前不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點燃了市場對于央行放松銀根、下調利率的預期。不過,會議強調,仍將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變,這意味著政策目前大幅放松可能并不現實。中國銀行(601988)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貨幣政策節奏和力度上還是應該盡量保持平穩。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分析說,目前看來,短期物價上行的風險已經較小,而經濟失速的風險相對更大。因此,央行微調的節奏和力度相對之前將會有所加快加大。但對于是否使用利率工具,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一定要慎重。相比穩健不變的貨幣政策,信貸在支持經濟增長尤其是滿足實體經濟需要方面則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23日公開表示,以高科技為支撐的新興產業是我國當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的融資主體,銀行業在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中理應進一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銀行業應突出重點,優化信貸結構,將有限的信貸資源用在刀刃上,充分發揮信貸資金的杠桿作用。在確保國家重大在建續建項目資金需求方面,銀監會已要求大力支持"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對項目現金流較好、還款有保障的重點基礎設施,特別是在建工程的資金需求,應給予有效滿足,盡可能避免因資金不到位出現"半拉子"工程。
此外,在支持小微企業及民營經濟發展方面,銀監會提出將不斷推進小微企業貸款差異化監管政策落地,對有品牌、有專利或核心技術,符合環保要求,暫時因市場環境惡化遭遇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出口型企業,尤其是優質小微企業,要在風險防范的基礎上予以必要的金融支持。銀行業對于擴內需所能夠提供的服務更加廣泛。業內人士指出,銀行除增加消費貸款外,加強農村金融服務也是對擴內需的一項重大貢獻。銀監會為此提出,要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引導銀行業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糧食生產、"菜籃子"工程、農業科技、農資供應和農田水利建設領域。 種種跡象顯示新一輪經濟刺激號角已經吹響。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度把主題落在分析經濟形勢上。這距離4月1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僅有1個多月時間。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的具體措施包括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與此同時,國務院常務會議仍強調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穩定和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作出上述決策的依據是,國務院常委會議判斷,當前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世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艱巨性進一步凸顯;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此情此景,相比2008年末的"4萬億"刺激計劃啟動之時,似曾相識。2008年10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安排部署當年四季度經濟工作。在1個月之后,當年11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即研究部署啟動投資4萬億擴大內需的措施。而今年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走勢與"4萬億"刺激計劃啟動前后的數據也接近,全國工業增速低于10%,折算年度GDP增速只有7%左右。
不過,應對這一輪經濟放慢需要2008年同樣的藥方嗎?未必。2008年以來,受益于"4萬億"刺激計劃,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是結構性問題并未解決,一些本該淘汰的落后產能反而"因禍得福",同時資產價格、勞動力成本、通脹水平大幅上升,地方債務水平飆升;產業結構轉型未能借此契機實現根本調整,內需亦未能完全啟動。當前的"穩增長"比2008年時所面臨的局面更為復雜。 當前再啟動寬松信貸以及更加刺激投資的財政政策,對于經濟實際的效果意義也許不再如2008年般明顯。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818億元,同比少增612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為9596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077億元。中國投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慧勇認為,現在信貸的需求不旺,銀行也產生明顯的惜貸情緒,意味著貨幣政策放松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在下降。中國當前并不缺錢投資,也不缺錢消費,最缺乏的是放松管制以及對企業松綁的政策。2008年以來,民間資本并未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為此,國務院不得不下了"死命令",要求各部委在今年6月底之前出臺非公"新36條"的配套實施細則。
友情鏈接
友情鏈接: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舜華東路212號 行政類咨詢電話:0531-81922226
業務類咨詢電話:0531-81922222 郵箱:gtzlzhb@163.com
